京都大学(日语:京都大学/きょうとだいがく;英语译名:Kyoto University),简称京大(きょうだい),是继东京大学之后成立的日本第二所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虽为日本东西两方齐名的国立大学,但它们的传统与办学目标迥然不同。到目前为止京都大学虽然只出过两名首相,也少有著名的科学家活跃于日本政坛,但在科学研究方面,人才和成果都不少,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家摇篮”。可以说东京大学以培养治国人才为主;京都大学则以培养科学家见长。除了为日本孕育了众多科学家之外,京都大学世界500强企业CEO校友数全球第418名。其中著名的有:代田稔(养乐多创始人)、岛谷能成(东宝社长)、山元峯生(全日航空社长)、町田胜彦(前夏普社长)、田中孝司(KDDI社长)、村山长举(前朝日新闻社社长)、樋口光太郎(前朝日啤酒社长)。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相比,它们是分列日本东西的两颗灿烂的学术明珠,经过百年的努力,在世界上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凭借它那得天独厚的学术环境、独具特色的传统和学风,学校全体成员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日本最杰出的院校之一。
世界排名:2016年9月6日,QS世界大学排名组织公布了QS世界大学排名2016-2017,其中日本京都大学位列第37位。
京都大学前身是1869年5月建立的第三高等学校。1892年,23位国会议员在向国会提出的一个议案中提出,日本仅有一所东京国立大学,缺乏竞争,对办学和学生的培养都不利,建议在当时的西京——京都建一所大学,1897年议案被通过利用甲午战争的中国赔款,高校的法学部及工学部组成京都帝国大学,高校改设大学预科。同年设置理工科大学。1899年设置法科大学以及医科大学。1906年设置文科大学。(帝国大学不设学院,下设分科大学)大约20年后这些分科大学改称学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学制改革中,第三高等学校剩余的部分(大学预科)并入京都大学。
京大校园位处被称为“大学生的城市”之京都市区东北部,稍离市中心闹区一带,周边幽雅闲静,人文气息浓厚,也以尊重学生意见的“自由的学风”而著称。京都大学自古以来就有独立自主办学的优良传统,建校初始,当时的文部大臣和京都大学的首任校长木下广次就强调京都大学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要“比东大更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早年每逢京大年度庆典“11月祭”,设立于原第三高等学校(现京都大学吉田南校区)内的折田先生像(前校长铜像)都会遭到恶搞涂鸦,校方多次劝阻无效,索性将铜像撤去。然每年三月入学考试放榜之后,至新学年度开学后的四月中旬,学长学姐会制作新的折田先生像以迎接新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也充斥者奇装异服。
京都大学从创校以来就有理重于文的传统,在学校的学部、研究所、教学与科研中心中理科占明显优势。一向注重于学术上的高标准,尤以理科著称,因而形成了自在特色的“京都学派”。人们曾这样形容“京都学派”:京都大学的学者教授们“十分执着与理论研究,即使在常人看来芝麻一样的小事,京大教授都会饶有兴趣,只要合乎学术道理的,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这个学派最早是京大文学部著名的哲学家西田几多郎以及他的弟子田边元、三木清等人倡导发起的,原意是指他们对日本哲学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后来日本学术界引伸为京都大学毕业出来的“不问实际,只管求知”的一群人。正是他们这种“兴趣”和“执着”才使京大成了科学家的摇篮。从机构的设置和科学研究的组织上也可以充分看出京都大学的特色。有不少研究所和中心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良的研究环境为科学研究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研究人员如鱼得水,因而无论在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上在日本均很有影响。这不仅可以从前述一些具有独家性和独特性的研究所建制中反映出来,而且一些研究设施也很引人注目。
京都大学ASEAN 拠点
京都大学剑道部
京都大学KART
京都大学毕业式